当代艺术对物质性的重新诠释绝非表面化的复古情结。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物质材料的使用和身体力行的创作过程正在形成对抗数字文明无形侵蚀的审美形式。创作者们以沉浸式的耗时性劳作,将陶土、丝线等承载文明记忆的古老媒介转化为观念的容器,以具身化的艺术实践重构被虚拟浪潮稀释的存在感知。
对曾经被定义为传统、守旧而被“流放”至边缘的传统材料和技术的重新重视和价值重塑,并非是个新现象,近几年的大型展会、双年展中大量出现的传统材料作品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比如2024年的香港巴塞尔展会上,纺织艺术及其引入注目的多样性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这种趋势呼应了全球艺术市场对非西方中心叙事的关注,再如在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以纺织为载体的土著文化表达成为策展焦点。
“Textile Art 纺织艺术”,是指利用植物、动物或合成纤维来制作实用或装饰性物品的艺术和手工艺。在西方艺术史的父权凝视下,这类创作长期被贴上“女性手工艺”的标签,在学术话语与市场体系中遭遇系统性贬损。自1960年代先锋艺术浪潮以来,织物媒介在观念艺术场域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突围。
纺织材料编织着人类文明的经纬,也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这种渗透日常的普遍性恰恰构成其颠覆性的潜能。在创作中,艺术家们将织物转化为承载个体记忆与社会批判的文本,既镌刻着私密的身体叙事,又编织着殖民历史、生态危机、劳工权益等全球化议题,使纺织艺术突破装饰性的窠臼,升华为解剖权力结构的利刃。
通过激活织物承载的物质记忆,艺术家们建立起了批判性的话语网络。在艺术史上,有哪些艺术家在纺织艺术上树立起了革命的旗帜?当下又有哪些前卫的纺织艺术家和深刻的作品?
1
纺织艺术的先驱
路易丝·布尔乔亚
Louise Bourgeois
路易丝·布尔乔亚在铰接巢穴内
路易丝·布尔乔亚的艺术生涯始终与织物紧密纠缠,父母经营的挂毯修复工坊成为她的启蒙课堂。从织物清洗到针线修补的童年记忆,最终转化为充满心理张力的艺术语言。
抽象织物绘画、装满衣物与家纺的“牢笼”装置、扭结头颅的布偶雕塑……她以布料为载体重构创伤记忆。布尔乔亚的创作呈现了纺织物所带有的私密叙事功能,为当代纺织艺术注入深刻的精神分析维度。
路易丝·布尔乔亚
《牢笼 XXVI》(CELLXXVI )局部,2003
钢,织物,铝,不锈钢和木材,252.7 × 434.3 × 304.8 cm.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
推荐阅读
2021年,国内的当代艺术展览共有1300多场,在经历过两年的疫情影响后,目前的规模与疫情前几乎持平。尽管入场流程稍显复杂,并随时都面临着都变身为“挂星人”的>>>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传统还是先锋?纺织艺术的先驱与当下
地址:http://www.pianlei.com/news/guonei/p222152.html
标签:
- 无相关信息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