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首页 > 拍卖收藏 > 名家作品

心手之间

时间:2025-03-19 15:15:10 来源: 编辑: 浏览量( )

   展览名称:心手之间——当代水墨画七人作品展展览时间:2025/03/19~2025/03/30展览地点:[重庆]-重庆市渝北区松石大道162号-(重庆市文联美术馆)主办单位: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大学参展艺术家:王晓辉、罗礼平、张春新、熊显林、唐文国、叶茂林、冯东东学术支持单位: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重庆大学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师大美院当代水墨创作研究室

  学术主持:张楠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览策划:冯东东(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唐文国(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策展部原主任)

  展览前言

  自古以来,水墨画便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趣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兴起,传统水墨的观看与表达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同时加速了当代水墨语言的迭代步伐,甚至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方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艺术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水墨画如何突破传统框架,实现现代性转化,成为艺术家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心即心象、意象,手即表现、呈现。苏轼论文与可画竹云“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郑燮总结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讨论的是关于艺术创作中自然物象的内化及精神、情感的外化过程,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国式艺术创作的精髓。重塑现代性水墨语言价值,需要艺术家回归艺术创作的本体,“心与手的相应”仍是当代水墨画创作的核心。当代对于一个优秀的画家来说,仍离不开心追手摹,因为心手相应的表现与运用不仅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因为它有思想和情感上的融会贯通,水墨画不是简单的技艺展示,而是艺术家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是心与手的直接对话。艺术家在直觉的凝视中让水墨的触觉消解心与手的界线,引发当代水墨创作的潜在能量,呈现出更加宽广的视阈,真正意义上将“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从现代水墨创作的语境中完全地阐发出来。

  本次展览七位优秀画家分别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国家画院、福建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他们将日常和当下的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转化成一种内在的个体经验,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艺术家是如何将情感表达融入笔墨之中,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如何将传统中国画笔墨在自觉自醒的状态下转化为具有当代性的视觉语言。正如约翰·伯格所言:“艺术的未来不在于它的新奇,而在于它如何与过去对话。”艺术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传统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方式,在艺术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心与手之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为水墨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推荐阅读

  花间解语·艺海同心

  展览名称:花间解语·艺海同心——许晓彬、易甜甜花鸟画联展展览时间:2025/03/18~2025/03/27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越秀区署前路10号-(陈树人纪念馆>>>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心手之间

地址:http://www.pianlei.com/shouchang/zuopin/p222163.html


标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偏类艺术网(www.pianlei.com)的立场,也不代表人民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点击排行榜
媒体合作  |   企业动态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偏类艺术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4 偏类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792号 京ICP备13015135号-4